Sp. Pl. 1:377. 1753.
落叶乔木,高8-10m;树皮黑褐色;枝条无毛。羽状复叶长30-50cm,有小叶3-5对;托叶早落;叶柄和叶轴均近无毛亦无腺体;小叶柄长5-7mm,幼时疏被短柔毛;小叶片卵形、椭圆形、狭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,长8-18cm,宽5-9cm,幼时两面疏被短柔毛,后变无毛,基部圆或宽楔形,先端急尖,侧脉细而密,明显。花序为总状花序,长20-30cm,1-4枚在已落叶的叶腋处生出或在枝条上部排成圆锥花序,下垂,有10余朵疏生的花;花序梗、花序轴和花梗均疏被短柔毛;花梗纤细,长3-6cm;无苞片和小苞片;萼片5,椭圆形,长0.8-1cm,疏被短柔毛;花瓣5,黄色,有褐色的脉纹,宽椭圆形,长2-2.5cm,下方的2片较侧生的2片略大,上方的1片略小,均具短瓣柄;雄蕊10,其中下方的3枚长于花瓣,花丝弧形内弯,中间的4枚短而直,上方的3枚退化,甚小;子房条形,疏被短柔毛,具细长的柄。荚果圆柱形,长30-60cm,直径2-2.5cm,成熟时黑褐色,无毛,不开裂,里面于种子间有横隔。种子多数,圆形,扁。花期:5-8月。果期:8-10月。
产地:仙湖植物园(李沛琼 W06093)、儿童公园(陈景方 1878)、荔枝公园(李沛琼 2478),本市各地常有栽培。
分布:原产印度、斯里兰卡和缅甸。不丹、尼泊尔、越南、老挝和柬埔寨有栽培。热带地区亦有栽培。台湾、福建、广东、香港、澳门、海南、广西和云南均有栽培。
用途:为优良的园林风景树和行道树。